玉米按一根算钱,卖了玉米,剩下的秸秆正好回收,还不耽误秋天种别的,现在家乡大部分的人都在厂子里工作,田地就空下来了,我就领用了起来。”
玉溪,“你承包了多少?”
“我今年没少赚钱,我和你爸两人加在一起五百万了,我就把周围两个村子的地都给承包了,还买了播种机,各种机器,都是从东北农场淘汰下来的,重新修正也没花多少钱,还不错,能省不少的人力。”
玉溪张大了嘴巴,“两个村子不少地呢!”
“是啊,我都被承包了,都承包下来连成了片好管理,我一口子承包了十年。”
玉溪佩服的不得了,“够魄力。”
郑琴听着闺女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她在经商上,找到了第二村,“我也是想帮帮村子人,我都承包下来好管理,工作的岗位也多了,大家也能赚个稳定的钱。”
“恩,对了妈,玉清有女朋友了。”
郑琴,“真的?”
“真的,才确定下来没多久,小姑娘我认识,挺适合玉清的,不过小姑娘家世应该很高,还没告诉家里人。”
郑琴有自知自明,接触的多了,她才知道,自己开的厂子算个屁,八十年代第一批下海经商筛选下来的才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