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是能为从电视机手表,到航空航天的所有终端制造企业,提供所需的完整产业配套。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因为这个产业规模虽然大,但是等级却并不高。
它能提供的产业配套,只涵盖了较低的产业需求,勉强达到了中端的边缘,距离欧美国家的高端产业链,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这样一个产业体系,别说星辰大海了,就连进入信息时代都勉勉强强。据
白云天估计,随着未来机床产业集群建设完成,国内才大致有能力批量生产,达到当前国际中端水平的加工设备,摸到高端机床的边缘。
这只是机床设备制造业。
等到中端精密机床量产以后,首先还需要先供应国家重点制造企业,有余力了,才会向其他制造部门转移。至
少要五六年,国内的制造业水平才能整体达到中端制造水平。然
后,这些行业才能制作出,相当于当前国际中端水平的本行业制造设备。继而又遵循从核心到外围的扩散顺序,逐步满足全行业需要。
乐观判断,这又要三五年时间。
这就是整体产业升级的困难之处,它的速度太慢了。
由核心到边缘,由原材料制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