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才知道, 是茶馆的老板为了生意, 花大价钱把他们请来的。于是就抓茶馆的老板, 茶馆的老板再喊冤——他们所以出大价钱重新聘请说书人,是因为从这两个话本子开讲之后, 茶馆的生意就较往日好上两倍不止。他们怎么肯放弃如此赚钱的话本子,改说别的?
不说也不行。皇帝手里可是有着翰林院、国子监、博学鸿儒司几个文人汇聚之地,让他们给皇帝写上几个歌功颂德的话本子, 不是什么难事。锦衣卫给那几个茶馆老板的任务,就是让他们的茶馆不说《西英烈记》和《宁远传说》, 改说歌颂皇帝仁孝的事迹。
皇帝还是要脸的, 他没有让京中所有茶馆马上都传播自己的事迹,而是想循序渐进的每天多出几个茶馆来, 务必不让百姓们发觉茶馆改说自己仁孝, 是有人在幕后推动。
真的是有对比才有伤害。比起《西英烈传》与《宁远传说》场场爆满, 歌颂皇帝的茶馆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没办法,皇帝又不是二十四孝中人,他所谓仁孝的事迹, 也不过就是多年如一日的按时给先皇请个安啦, 替先皇尝过药啦,比起那两个话本子来乏善可陈, 甚至一般大户人家的子弟都能做到。
等到京里所有茶馆都开始为传播皇帝仁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