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百姓因采煤致富,感念贾珠之功,对他提出的在老矿区种树种草很是响应,导致当地家家门家屋后,遍种杨柳,后来此风俗传遍山西一省。
不光百姓们感念贾珠之恩,就连山西一省,也因大同府的带动,各地纷纷找出不少的石炭矿,整个山西官场人人得益。五年里山西升迁的官员不知凡几,人人皆知借了贾珠之利。
五年的时间,足够原来的八皇子现在的当今熟悉政务,因商于林如海:“贾珠之才,不该拘于一府,太傅觉得他可到哪部任职?”
林如海苦笑一下:“我与贾珠多有书信往来,屡次提过让他进京任职之事。可惜那是个倔的,总想着到更穷困的地方去,让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些。”
头两次皇帝是不肯相信的,以为林如海是替贾珠买名。等到贾珠被召回京述职,面圣时当着大朝会的群臣也是如此说法,皇帝愿意将这话当真了。
不管贾珠是买名还是真想做实事,在群臣面前说过的话,他就收不回去了,得一条路走到黑才行。因此皇帝很开心的给贾珠压了担子,把人给派到陇北任巡抚去了。
这一走又是十年,陇北大治,皇帝也全面掌控了朝政,正劝着林如海不要致仕:“贾珠能将陇北大治,全赖太傅在朝中一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