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儿看小姐那样子,好像胸有成竹,连忙问老板讨要纸片和炭笔,与此同时,旁边亦有许多人也要纸片和炭笔。
自从吉祥酒楼引用了炭笔之后,民间也逐渐流行起来了,尤其是百姓们,更觉得这简直就像是为他们量身订做的。一来,不消耗成本,二来用起来方便顺手,后来有人发现炭笔拿在手上容易脏手,便琢磨起如何改进?最后有人想出办法,将炭笔装进细细的竹筒里,用绳子固定住,这样写起来既不容易断,也不会污了手,真是两全齐美。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沈袭玉只是提出了炭笔的概念,他们立即就做出了简陋版的自动铅笔。
沈袭玉初次用这种用竹筒装的炭笔,觉得十分新鲜有趣,便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脑海里还在考虑,以后要如何更加改进,是否要将自动铅笔的原理引进来,以后在自己的花茶楼推行?
她这么一思虑的工夫,已经有许多人将答案递了回去,佩儿急的不行,“小姐,快呀,有许多答出来了。”
沈袭玉这才回过神,将答案写好,也递了过去。
花灯老板一一看过答案,然后笑道,“只有两位客人答对了,请问十一号是哪位客人的?”
刚才发的纸片上都有编号的,佩儿立即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