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充满了讽刺!
学子们见到禇云栖沉默,还以为江寒写得不行,好奇的凑上前去,看过之后,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好辛辣的讽刺!
好尖锐的讽刺!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甚至在场之人都见过,然而也只有江寒方敢写出来。
禇云栖赞道:“好诗,此诗语言平白,然而却含有大义。最难得的是此诗真正的意义,道尽了穷苦人家的辛酸。”
“是啊!这首诗不如‘云想衣裳花想容’那般让人浮想联翩,亦不像‘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那般让人拍案叫绝,然而却使人深思。“
“如今我总算理解江寒要我们伐林烧炭了,他不仅是为了磨炼我等的意志,亦想让我们明白卖炭之人的辛酸。”
“好诗!虽无异象出现,才气亦是薄弱,然而却引人深思天下贫苦百姓的不易……”
“我明白了!江夫子必定亲身体验过百姓之苦,知道穷苦百姓饱受权贵剥削,然而他却也是权贵之人,心中虽然怨愤,却始终无法发泄,故借这次授课,让我们知道卖炭人的苦楚,而后借心中愤怒,写出此诗,以此警醒我们。江夫子用心良苦,我等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