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先打商务车他自己知道啊,是因为跑过来时下意识的输入了火灵力没地方打了,所以就照着目标大的先来了一发。来一发以后一合计不行,还有人质呢,不能一起烤了啊,就改成了缠绕。
多简单的思路啊。
到你这里就成足智多谋了?
不过高健转念一想这也是社会常态。就比如某文学大师曾写了一篇普普通通的生活叙事文,也许当时人家只是想表达今天心情很好啊,挺风和日丽的,出来遛个狗真的不错,那边的小雏菊开的也是极好的……
可是到了这些当代大分析家的手里,指不定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出一大堆有的没的。
说是通过好的风景与坏的社会现状对比反应社会阴暗面啊;通过描写小雏菊号召大家重视年轻一代的教育啊;或者通过遛狗暗搓搓的在骂谁谁谁之类。
如果作者躺在棺材里听到这些,第一个反应应该是:这些是我写的吗?我真的写了吗?
不排除自己以前确实那么写过,但印象里总觉得当天心情挺好没想抨击谁啊!
这个锅我不背!
而最可恶的是,他们分析也就分析了,还让学生背下来?
对。
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