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达到惊人的50万吨左右。这还是在去除了所有维生设备与维生物资,采取了能量护罩技术,大量削减了装甲质量之后的吨位。
对于这艘前所未有的矮行星级战舰,在设计过程之中,奥多以南星文明的旗舰级战舰为蓝本,提供了大量的有益参考。墨卓则以一名军事指挥官的身份,为它提出了大量的性能指标要求。
最终,陈岳综合统筹考虑,再添加上自己的需求,完成了它的设计图纸,确认了它的技术细节。
这一切完成之后,陈岳没有丝毫停顿,立刻开始了实际建造。
之前用于建造彗星级战舰的飞船工厂被陈岳改装升级了一番,扩大了规模,承担起了建造任务。
这一次建造,仍旧采取了以往那种一边科研攻关,一边建造的模式。因为这艘旗舰级飞船太大了,所要承担的责任太重,地位太过重要,相应的对于性能指标的要求也极高。
其中一些性能,陈岳现在所制造的产品还达不到,也就只能先造那些可以造的,剩下的不能造的就在科研机构抓紧攻关,争取不拖慢整体建造进度。
这就像是地球时代修路时候,施工人员们一边研究地图,一边铺路一样。这在普通文明之中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但在人类文明之中却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