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还没着落,父亲嘴上急出了泡。也许我父亲的举动感动了对方,或是好话说尽,总算从砖窑场支了几百元,加上乡亲的赞助,总算凑够我上学的学费。然而,尽管如此,没想到,窑场却让我父亲在收条上签了双倍的工钱,为此家里损失了一头肥猪钱。而我母亲却仍觉得值得。否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父亲的工钱。孩子上学事大。”
正在众人分享着梁海星上大学前的悲欢时,突然,传来一上访民工啜泣声。众人寻声望去,见一上访民工放下手里的包子,如同孩子般痛哭了起来,众人不解,就上前探个究竟。那上访民工哭诉道:“我的孩子也要开学了,也等着交学费呢。我还想等领了工钱,顺便给孩子换件新衣服。”民工的话语深深刺痛了梁海星的心。
见梁海星有所动心,那上访民工就又哭诉道:“梁局长,你们吃公家饭的月月开工资,手里的钱肯定比我们活泛。如果你们局里实在没有钱,梁局长我先借你点钱,救救急行吗?等将来上级把钱拨下来,你从我的工钱里双倍扣除。”
借钱还债,天经地义?然而,自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哪筹到这么多的钱款啊。那上访民工给梁海星出了道难题。虽然梁海星很理解上访民工的心情,但却爱莫能助。望着上访的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