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奉为神谕,若是陈君可以引入此教,让其在北地传教,使得北地百姓皆信奉此教,土著首领便不再是问题。”
陈骞听着廖先生的话,眼睛是越来越亮,“那请先生替我请那传教士来。”
“自当为君效劳。”
……
……
一个月后,陈骞在太守府里见到了来自于西域的传教者,北地有百姓与西域从事商业贸易,有懂西域语言之人,陈骞让其将这传教士所说翻译下来,记录成册。
等到读完传教者所讲的经文教义,陈骞大为震动,他确定这就是他要的治北地的良方。
陈骞花了五年时间培养了一批佛教弟子,而他自己则是以大弟子自称。
他在北地郡各地建造寺庙,安排这些佛教弟子去寺庙诵经念佛宣扬佛教,可一年下来信徒寥寥无几,来寺庙的百姓并不多。
正当他有些踌躇的时候,廖先生又给他出了一计。
“衙门招公差,以佛门弟子优先。”
“凡是佛门弟子,可减少徭役赋税。”
“入寺庙听讲经,可领取黍米。”
这三条公示一出,北地许多百姓涌入寺庙,当公差先不说,但减轻徭役和领取黍米,这可是看得到的好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