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合同上有这么多的猫腻,他们还停留在双方都是实在人,约定好了就不反悔的观念上。
吃亏了,却又只能哑巴吃黄连,总不能这时候给对方找矛盾,惹得外商撤资吧,那以后谁还敢来这儿投资?吸引外资,发展本地经济的目标还如何实现?
只能期待着下一次能够长记性,不再吃这种亏。
还有许多地方政斧根本不在乎这个,他们当初促成了这件事,大肆宣传,弄得非常风光,升了,至于后来这公司品牌变成什么样了,他们不在乎,反正留给下任去解决吧。
原本这个情况,要在几年后才会被重视,华夏的一些老品牌,也被地方政斧逐步收回来。但是这一次不同了,华夏政斧提前下了文件,地方政斧也提前开始跟外商摊牌了。
政斧里面也有许多能人,当初只是因为不熟悉合同,不明白那些陷阱。但现在知道了,想要拿回来,也能找得到足够的借口。
任何企业的生产,都离不开水电供应,这个检修,在任何国家也都是必须的。可是今天检修电线,明天检修水管,后天检查排水,再过一天检查卫生,一般的企业可扛不住。
每次检查,都影响生产啊,可又不能说不行。别人的企业都要接受检查,凭什么你特殊,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