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口量可以满足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和也门的需要。
这看着很美好,但其中问题实在太大了,首先是沙特的地下水耗尽,其次是沙特的油并不是无限的,当油耗开采不动了,后果可想而知……
这不是一国一地的问题,中东是欧、亚、非的连接点,地理位置很敏感。
冯娇想投资在沙特搞高科技种地,也并非纯粹是出于好心或是担心,也因为这个来钱快。
80年代沙特每种1吨小麦,需要补贴552美金,同时期美国97美金,大量种地并不能给沙特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当时沙特是想钻研技术,并且提供给国内农民岗位,显然这条路走不通。
现在沙特已经逐渐放弃种地,重新走上了其它海湾国家的老路,出售碳氢化合物(石油),来换取碳水化合物(粮食)。
但这生意能做几年?
没得做了会发生什么?
现在迪拜开始邀请中国大德鲁伊前往沙漠试种“沙漠海水稻”,这是一个很伟大的项目。大德鲁伊是行走的神农,这是一个受全世界有识之士尊敬的伟大的人。
种地很容易,几千年来不知道多少人种过地,谁都能说几句经验,难的是把地种成“世界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