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过就直接跑路。
第二天清晨,楚千秋来到了一间由王家资助的私塾外静静等候,不同于王家私塾的奢华,这家私塾显得很小,却也干净利落,能容得下几十个孩子,在摇头晃脑地读着之乎者也。
他们也不是王家的子弟,而是附近市民阶层,例如铁匠、账房先生,屠夫等等家庭的孩子。
王荣被称呼为大善人,也不是单纯靠嘴的,在教育方面确实很舍得花钱,也很注重民间的风评。
神武朝并没有义务教育这种东西,只有民间自办的私塾,王老爷在这方面还是舍得花钱的,每个镇子都会建上一两所的私塾,收拢附近的孩子进行教育。
偶尔也会出现几位天才神童,考上了秀才,就连举人也出现过。
王家就是这样不紧不慢地经营着自己的关系网,甚至在王老爷的眼中,这些私塾的价值远比田产还要珍贵。
所以王荣又是所有私塾的山长(校长),曾有些官员回家探亲的时候,也会恭恭敬敬地称呼他为山长,以师礼相待。
可能谁也没有想到,元阳派的掌教,百香镇的巨头,会窝在一间普普通通的私塾,给孩子们上课。
孩子们一见到古阳道人来了,便兴高采烈地喊着: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