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已远远超出了婚姻本身,演变成他们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本文试就我国古代的政·治联姻谈几点拙见。
首先,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为了缓和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矛盾冲突,汉王朝采取了主动结婚他族的和亲政策。这在当时虽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制夷方策,但却缓和了华夏民族和兄弟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发展。
和亲也是一种政·治联姻,因为它肩负着缓和双边关系的政·治任务。我国古代和亲政策的著名例子莫过于“昭君出塞”及“文成公主入藏”。如果说汉高祖刘邦时期的和亲政策多少还有些迫不得已的话,那么在“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汉唐盛世,和亲政策的目的就主要是改善封建关系,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了。
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汉朝求亲,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王昭君最终老死于匈奴。
内蒙人民至今仍念念不忘,大青山脚下的十几个昭君墓家,充分说明了内蒙人民对王昭君有好感,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由此可见,和亲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联姻,既可以安抚边疆,平息纷争,又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