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终究还是没能逃脱这个框架。正面夸完侧面夸。侧面夸完背面夸。
1991年,登上央视的广告大多在10-30秒之间,而且还有大段是无用的描述,配音也是一咏二叹,就和念诗歌一样,抑扬顿挫的。
当然也有加配乐,可都没有太成熟。
楚青这版广告,三分钟的时间,说是一个广告,还不如说是一个音乐MV。
用音乐,讲了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主角看似那个小男孩,可到处凸显的都是步步高的产品。
全程没有一句画外音,却又让每个看过的人,都知道了步步高,明白了他的重要性。
这种手法在十几年后叫立意,叫留白。
有时候不用你多说,留给观众自己去想,反而效果会更好。意境更高远。
这就和古诗词一样,意境到了,懂的自然懂。
至于那些看不懂的,也能通过剧情,猜测到一点,这个东西好啊,是高科技。
不过他们现在,也不是楚青的主要消费人群。
这个年代舍得花几百给孩子买学习机的,不是工人就是体制里的,或者是最先富起来的小商贩。
也只有他们为了培养下一代,愿意在这方面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