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点都是详细内容中都有“那个地方”。
相似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是他们赶我走,我又何必留念那个地方”
写完这句话之后,老秀才就再也没有写过类似的,似乎就此打住。
“那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地方,王昇也是有一个大概的猜测,很大可能就是大周的朝堂,毕竟老秀才周同文自称“秀才”。
当然这个判断也不能百分百确认,也仅仅是一种可能的猜测。
不过这件事情也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了,就算是朝堂的人,也离开了几十年,现在甚至人都死了,人死灯灭,没什么好稀奇的。
在这些话之后又是很多的“废话”。
这个时候老秀才似乎也开始教书了,随笔的内容就变成了喝茶、教书之类的。
最后就是一些思想哲学的研究,王昇反正是看得头疼。
不过有一句话他很在意。
“都是残缺的!”
这句话在后面反复出现了好几次,从那些文字之中,王昇可以看出老秀才的无奈。
“如果这一个问题,周先生的无奈倒是可以理解,因为无法解决,可是他这句话代表了什么?”
都是残缺的.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有什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