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记者很敏锐就从工作人员冷漠的态度里捕捉到了不简单。
很快有人“嘴碎”。
然后,记者们就听到了孔灿很多料。
比如:在剧组时常“耍大牌”。
这些媒体还是认真负责的,并不曾直接听信,而是找了多个工作人员旁敲侧击。结果,基本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答桉。就连随便找的群演,也是一听孔灿名字就不自觉摇头。
“想不上工就不上工。想请假就请假。明知道拍摄进度很急,也不提前通知请假的事,这不,直接请了三天假,叫大家好多工作都白做。搭好的背景也只能先拆了。”
“一不开心就迟到早退,哪有一点敬业心。”
“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银幕前一套,实际上又一套。”
“大众知道的她,都是她的人设和形象,实际上判若两人。”
“目中无人,狂妄自大。”
“脾气很差,谁都不敢惹她!”
记者们的匿名随访越问越惊奇。什么时候,孔灿在剧组的口碑已经差到这种地步了吗?如果一个人两个人说她不好,或许还有隐情,可他们随机找了十位工作人员,就没听到一句孔灿的好话。
其中三个都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