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请命前往唐古镇赈灾,望皇上恩准!”朱俊阳面容冷峻,一双冰冷的眸子,透出浓浓的担忧。
朱君凡惋惜地道:“俊阳啊!东山村的玉米还有半个多月就能收获了吧?你去趟也好,看看余家抢收了多少玉米下来。转告朕的旨意,就说哪怕玉米颗粒无收,余家也是大明朝的功臣。”
“臣恳请启动舰队,支持赈灾事宜!”朱俊阳眼中的忧虑稍稍散开一些,继续道。
为了大明的百姓,朱君凡没有不答应的,大笔一挥,一道圣旨扔给他:“准了,国库批百万赈灾款项,认命阳郡王为赈灾大臣,全权负责赈灾的事宜。见此圣旨如朕亲临,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赈灾,否则,斩立决!!”
“臣,领旨!”朱俊阳捧着明黄色的圣旨,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御书房。
众大臣百味杂陈地看着阳郡王渐去渐远的挺拔背影。稍微有风度些的,心中感叹一声:后生可畏。心存妒忌的,则暗恨皇上对阳郡王的宠信,盼着他把赈灾的事搞砸。
朝廷中暗潮涌动,年仅十七岁的阳郡王成了皇上身边的红人。这才从海外归来不到半年,又委以重任。看来是要重点培养他了!有些人开始有意识地跟阳郡王拉起了关系。
阳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