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了。
他也算是命大,血管要断了都能撑到从镇上请大夫来,本以为镇上最有名的大夫会给大家带来好消息。可是人家同仁堂的孙大夫看了,都连连摇头说“尽人事儿听天命”,药也是勉强给开的,说是药开了也未必能有作用,求个心安吧。
一副药要近一两银子,还不一定能救回余家老二的命。张氏如何肯让自己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银子打了水漂?想想如果余海醒不过来,一家子弱的弱,病的病,今后都是余家的负担。若是余海截掉腿,侥幸活下来,失去一条腿的他只能成为家中的负累。
栓柱媳妇早就看透了:要是张氏能做主的话,不用说她肯定恨不能立马把余海一家扫地出门,只是上有老余头压着,外怕村里人说嘴,她不敢明目张胆地提出来而已。
唉!余海这一房以后该怎么在张氏手下讨生活?拴柱媳妇不由得替他们感到担忧!
空气中飘荡着浓浓的血腥味道,床上躺着的余海面如金纸,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呼吸。上次山至少能赚四五百文的他,身上盖的却只是一床洗得泛白,缝满补丁的破旧棉被。
西屋里阴暗又憋仄,一张炕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床头摆着有些年份的藤箱,床边放着一张已经用许多木条加固的桌子,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