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点蓝等工序,但却已经有了景泰蓝那般丰富的底蕴,这大概就是大师手笔的风骨吧!
众人一边观赏,一边回忆着陆子安方才的手法。
目光偶然落在自己的作品上,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人索性拎了只成品过来仔细对比,咂咂舌:“味道不对。”
他们的作品,精美有,但韵味不足。
他们的画面总是填得极为饱满,总感觉这样才足够大气华美。
平时不觉得,此时一作对比,便感觉太过繁复,釉面太厚。
如陆子安这般三两花枝便勾勒一整个花瓶的,反而有一种独特的冶丽美感。
“简单来说,就是留白。”一名老师傅拿开放大镜,眯着眼睛细细回味着这种感觉:“画面要协调,多一寸太乱,少一笔太淡,得正正好。”
全部看过之后,众人才再次将目光投向陆子安。
却见到他此时正坐在工作台前,台上已经铺了两百来个颜料碗。
没有图纸,陆子安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想法调配出来的色泽。
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琳琅满目地摆了一堆。
这些细末,就是景泰蓝最重要的珐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