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的坯壁调整增厚,难度大大降低。
这样一来,二三四关也就迎刃而解。
但是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作品徒有其形而无其神,真正能称得上金银错大师的,依然只有马爷一人。
陆子安摇摇头,挥去脑海里这些琐事,从工具箱里拿出金丝和小锤子走了过去。
锤子是系统兑换的,和他原有的小锤子形状一样,但手感却好很多。
纯金丝有一定的柔韧性,适合镶嵌,由于不用任何粘合剂,因此对凹槽的精度要求极高。
这一步其实倒也没什么难度,只要槽开得好,基底打好了,镶嵌金丝还是不难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只有力道,如果镶嵌不进的话,不能用力摁压,避免玉器碎裂。
需要用刻刀调整金丝的大小,然后用小锤子轻轻将其镶进去。
当然,陆子安的这种方法,与古代的金银错还是不一样的,因为错在古文中的注解为“错,金涂也”。
也就是说,许多金银错青铜器看似金光闪闪,极为精美,但这种金有很多是涂上去的。
镁国博物馆里有一件青铜器,据称是金银错工艺,但有些地方金色脱落后,底下并无凹槽痕迹,其实并不能算是真正的金银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