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都必须超越“技”而走向“道”。
他的心境、他的灵魂,已经达到了大师的境界。
像他做木雕、玉雕一样,以点及面,触类旁通。
玉雕艺术承载千年,就因为其内在的底蕴和寄托,栖息和孕育着创作者的灵魂。
陆子安微微眯起眼睛,直视着玉瓶,慢慢地对其进行掏膛。
其他人一般是用钢卷筒来掏内膛,钢卷筒用铁轴架在旋车上,慢慢地进行碾磨。
一点点地深入其中,最后在膛内留一根玉柱,再用小锤轻震截取出来。
可是陆子安不准备这样做。
因为他要做的玉,太薄。
他略一思量,抿着唇,先用昆吾刀慢慢地划了中间的大玉柱出来,从大到小。
等到内部掏得差不多了,才又停下来歇了口气。
此时瓶身还有近五毫米的厚度。
应轩留意到,周围的人虽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但是在陆子安每次停下来的时候,他们都会若有若无地扫一眼玉瓶。
显然玉瓶的进度在他们看来还是比较惊奇的,毕竟很少有人真的能用刻玉刀刻玉。
陆子安略作修整,再次出发。
这一次,他更加集中精神,一层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