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林纾曾用等量的墨汁,放置在五个碗内分别加以不等量的清水,用以作画来区分浓淡,这种理解其实个误区。
真正的墨分五色,运用得最好的是康熙青花。
这种青花,一改元明两代青花传统平涂的单调画风,使青花发色深浅不一,如同绘画中的“墨分五色”,故康熙青花又有“色分五彩”或“青花分五色”之说。
其实这种青花能有这么大的名气,更多的原因是在于康熙中期青花所使用的云南“珠明料”。
这种钴料,其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
再加上康熙中期的青花在绘画技法上有不少改革和创新,改变了明代青花单线平涂的传统方法,而是采用渲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并借鉴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手法,浓重、淡雅层次分明,把远山近水翎毛走兽、花草树木、人物神仙,描绘得十分传神。
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即能表现出多种色调,这才有了“墨分五色”的巨大成就。
可是,陆子安完全没有借用任何颜料,这木料她当时确确实实是看过的,就是一整块。
木料就算有颜色深浅的变化,也是一整块一整块的,绝不会像此时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