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多时,李寿便回到了李家。
李家位于务本坊,比邻皇城,与东市也不远。
国子监便建在务本坊,搁在后世,这里便是最高等的学区房。
坊内的住户也多为官员、士子,其中也不乏许多老牌世家。
李家便是诸多老牌世家中的一员。
李宅占地不小,足足有七进,分左中右三路。
李寿将马交给门房,自己则顺着中路往里走。
穿过前庭,便是大大小小的院落。
不过行至中庭的时候,便只有中轴线上的一连串建筑。
其中最中间的是一座小院,院门上挂着“百忍堂”三个字。
李寿站在院门口看了看,目光重点关注了下匾额上的三个字,唇角微翘:“忍?住在李家,可不就要‘忍’嘛!”
彼时讲究聚族而居,世家尤其如此。
比如李家,现在是五代同堂,大大小小的主子加吧起来有近二百口人。
这还不是最高纪录。
李家最辉煌的时候,曾经七代同堂,家中人口超过三百人。
想想吧,同样是七进的宅子,人家王家还不到二十个主人,而李家却塞了二三百号人,这还不加上奴婢、仆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