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海盐已经运抵京城,圣人亲自验看过了,确定这些盐的成色极好。
在仔细询问了制盐的过程后,圣人更加高兴。
好啊,又便宜、成色又好,这样的官盐上了市,不愁没有销路啊。
官盐顺利买卖,官府收取盐税也就水到渠成!
而那些世家、豪强把控的私盐,呵呵,圣人没说话,唯有冷笑。
李寿已经命人跟京城以及附近郡县的盐商取得了联系,并广发请帖,邀请他们来参加拍卖盐引的拍卖会。
当然,与请柬一并送出的还有“惠民盐”的样品,还注明,“惠民盐”的价格比市价低三成,还可以大量供应。
哦,至于这“惠民盐”则是圣人在查看了海盐的成色,以及听闻了李寿的平价盐计划后,一时龙颜大悦,挥毫给平价盐赐的名字。
那些大大小小的盐商们,才不管这海盐是叫“惠民盐”还是“平价盐”,他们只在乎一件事:盐的价格果如李侍郎说的那般低?
抱着这种疑惑,接到请柬和样品的盐商们齐聚京城。
就连那些私自煮盐、卖盐的世家、豪强们也都听说了这件事,纷纷派人前来京城探看究竟。
一时间,京城风起云涌,无比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