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经常翻阅别人的文章。
试问,同样一篇文章,是字迹潦草、卷面凌乱的让人更喜欢,还是书写优美、卷面整齐的更胜一筹?!
答案不言而喻嘛!
随着科举的深入推行,大梁朝上下对科举愈发重视,而科举的难度也越来越强。
士子们已经开始想方设法的寻找捷径,以便自己能在科举道路上走得比别人更顺利一些。
唐体的“成功”,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于是越来越多的士子开始拼命学习。
过去有人临摹,纯粹是单纯的喜欢。
而随后有人争相学习,则更多的是出于功利。
但不管怎样,唐宓的唐体算是在仕林彻底打响名声。
因为科举最终成就了唐体的威名,世人也戏称它为“科举体”。
……这些都是后话了。
东庐书院开学第一天,便取得了成功。
因不放心而前来旁听的家长们,在听了一天的课程后,纷纷对书院赞不绝口。
有的称赞李克己不愧是海内名士,学识渊博,听他一堂课,真真是胜读十年书。
有的则对书院的环境和食宿很满意,觉得这样的配备很对得起天价学费。
还有人对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