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旻感激得险些泪流当场,抓着杨家主母的手用力的摇着。
回到家中,王旻唤来女儿,将这件事告诉了她,而后叹道:“由此可见,杨大郎的母亲果然宅心仁厚、通情达理啊。只可惜杨大郎不幸早逝,要不然这是多好的一件婚事啊。”
王旻是过来人,当知道一个好婆婆对于女子的重要性。
杨家主母这般明事理,想来也不是磋磨儿媳妇的人。
唉,可惜啊~~
郑宜却没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反而义正词严的表示:“口头约定也是约定,我、我是杨郎的未婚妻,我要为他守孝!”
“啥?”王旻傻眼了。
然而让她更加傻眼的事还在后头,郑宜竟不顾她和郎君的反对,一身素服的前往杨家,以杨大郎未亡人的身份在灵堂哭灵。
一下子,郑氏女有情有义重信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
不少酸腐文人对郑宜的“守节”行为大加赞赏,直言这样的好女子才有资格载入《烈女传》!
郑宜的举动也感动了杨大郎的父母。
尤其是丧礼结束后,郑宜真的闭门不出,静静的为杨大郎念经、守孝,更让杨大郎夫妇觉得这个“儿媳妇”果然对他们大郎有情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