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
但这次要讲的这头猪,非常特别。它不是我饲养的,而是村长家的猪。村长家就在村小学边上,紧挨着。所以,在我支教的两年里,和这头猪接触很多,我一开始和别人一样,叫它猪,后来觉得这不尊重,所以改称它为猪兄。
和一头畜生称兄道弟,平白拉低档次。但猪兄和全天下的猪不一样,在猪兄身上,我学到了学校里和社会上学不到的东西,这种东西不是知识,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认知事物的方法,它改变了我的生活,所以能和它称兄道弟,不但不丢人,反而很光荣。
……
如今,我五十二岁,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在我的书房里,还留存着猪兄的照片。我不仅自己从猪兄的身上不断汲取精神的养分,而且时常教导我的子女,给他们讲述猪兄的故事,希望他们也从猪兄的身上学到些宝贵的东西。”
全文完,正好两千字,篇幅虽短,但蕴含的思想却沉甸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