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易水寒真的犯了大恶不赦的错误。
不少人也纷纷认同这个观点,觉得易水寒犯了个根本性的错误。
“太失望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呵呵,对敌人的同情,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没有办法赞同你!”
……
这种言论也有越滚越大的声势。
终止这种声势的是中南大的历史教授许国清,他也不算是为易水寒辩白,只是说出了自己关于这两句词的理解。
“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对敌人的失败加以叹惋委实非常矫情,可是站在人类的宏观角度,他们因为战争而涂炭的民族命运和痛失家园的悲鸣却的确让人感怀……”
众人再反复思量之后,觉得也颇有道理。
这个问题也没有被继续扩大。
相反,这首歌词的文学性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
其中就有著名的现代诗人曹龙泉老先生,他甚至就这首歌词做了通篇的注释。
“相较于叫它为歌词,我更愿意称之为诗,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诗歌一开头就将读者牵引到一个充满神秘氛围的情景之中,在这里,渺远的时间与旷阔的空间扭结纠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