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个四品小官,被人家参了个老家族人欺压乡里,于是罢官归乡,就以极低的银钱卖给了陈信。
陈信早就让佃户们准备了土坯,木窗,芦苇帘子,各色需要的用物。
昨日下午刚刚抵达的后生们,只喝了一碗热茶就甩开膀子建暖房了。
陈信出来的晚了一些,到小庄的时候,暖房居然都起了一半了。
但凡做掌柜的,哪有不喜欢勤快又主动的人手,若是这些活计不是分内之事,就更惹人感激欢喜了。
于是,老熊岭的后生们换了衣衫进了一趟京都,每人都得了一样看中的小东西,远远膜拜了大元皇宫,甚至还在酒楼里吃了酒席,虽然人人都说没有小米的手艺好,却并不妨碍后生们各个都是欢喜的眉飞色舞。将来回乡,想必足够他们吹嘘多年了。
如此吃喝玩乐了一日,第二日,陆老大夫妻就带了大半人手继续南下了。
留下李五爷带着一对儿小夫妻,两个后生,马不停蹄开始建暖房,钉木箱,配底土,浸种发芽。
一切都在冬雪终于来临的京都郊外,悄悄又火热的进行着。
京都作为大元的都城,每日的新鲜事简直是数都数不过来,谁会在乎郊区这里多了一个窗子多了一些,样子稍显古怪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