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岔子吧?”
对比后来的大学生,这个年代的天之骄子们似乎总是更喜欢忧国忧民。
“会的。”江澈几乎没犹豫就做了回答,想想,这条路上主观,客观的,可避免,不可避免的失误,应该确实是犯了一些。
而其中有一条颇为让他感慨的,大概就是“辜负了实业”。
其实在90年代市场经济刚起步的这个阶段,实业才是最多人的选择,实际做出的贡献也最大,但是后来……
江澈前世创业后认识有一批人,其实包括很多做实业的老板。他们和江澈一样,差不多都在21世纪初的那些年达到了人生的最辉煌阶段,手握大量财富。
而后,有些懒散的,或贪图享受人生的,一批买房置地,自己移民国外了,还一批当了大寓公和炒房团的主力。
另有些路子野的,趁着全国各地一股脑儿划建工业区的机会,到处圈地,圈了就扔着,然后贷款再圈地,从来也不急着把工厂办起来。
后来回头看,这批人大多都发达了,富贵安闲。
相反,另一部分孜孜不倦发展自身企业,一次次将财富和资金都投入进去的老板,结局大多不太好,最后或看清大势已去,不得不放弃,或一直苦苦支撑,最终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