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这样一个一开始就选错了追查方向的答案,最后得到的分数是五分…
卿梓璇默默翻过黎曼曼,下一页看到了苏洛,她的成绩是七分。
苏洛选择的凶手同样是爱好文学的人,最初排除读者作案的分析和黎曼曼差不多,接着她补充了第二点,表达方式就像是把自己脑子里思考的东西直接搬了出来。
“只是我有一点觉得很奇怪,既然这个凶手这么有才,为什么他不自己写书,非要去续写死者的书?
一般选择这样做的人,不是应该都是觉得自己写得更好,所以才要取而代之么?
既是如此,他又是以什么作为评判标准,来证明自己实现了目标的?
换了作者前后,读者的反馈没有明显变化,作品的收入也没有明显变化,他难道只是为了在虚拟环境下变身成为五名作者,把她们已经做到的事继续做下去?这有什么好满足又有什么值得杀人的?
这个案子,缺少一个满足凶手杀人动机的结果。
所以我觉得,可能凶手用来评判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准并不在于续写的文上,而是其他东西,但是我暂时想不到是什么。”
…
这就是苏洛给出的答案,而唐少辰在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