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的凶杀案,也被他在卷宗里查到了蛛丝马迹,顺藤摸瓜之下,将凶手抓捕归案。
之后他又组织百姓掘沟改道,做了一番造福后代的水利。
他的这一系列举措,赢得了当地百姓的齐声夸赞,称赞之余,又不免心生不舍。
不知这位真正当得上“父母官”三字的大人,何时会离去。
期间成化吉得空,就提着一壶花雕,去找老秀才下棋。
老秀才见对方丝毫没有架子,渐渐放下了拘谨,二人一来二去竟成了罕见的忘年交。
在成化吉的帮助下,老秀才寻得了一处合适的庭院,稍加修缮就可以作为教书的私塾。
老秀才一辈子没交什么朋友,和他最亲近的也就是徒弟白玉娘了,如今半百年纪能结识风光无限,前途更加无限的成化吉,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私塾成立那天,在老秀才的一再邀请下,成化吉亲手在私塾牌匾上写下了“千粟馆”三个金色大字。
千粟馆,取自“书中自有千钟粟”。
古人劝学,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但在成化吉看来,读书人自当严于律己,当以造福百姓为目的,而非是去追求颜如玉黄金屋这类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