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一夕,有很多准备事项和细节。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祭天。
祭祀天地,向天道祷告,以此获取天道的认同。
这个过程马虎不得,历朝历代获罪于天的王朝、皇朝不在少数。
商洛曾在一本古籍上读到过某一次大赵皇朝祭天的记载,上述过程繁琐无比。
单单一个万民书就耗日良久。
平民百姓以鲜血写下姓名,融入自身信念,看似简单,但书名者必须是对所属国度真心拥戴,若是有一人心不诚,这则万民书也就告费,更有可能触怒天道。
是以,甄别书名者的真心才是难事。
当然,对于一个泱泱大国,万民书虽然麻烦,但若仅仅如此,还算不了什么。
关键是,万民书的万仅仅是个约数,越多的人签下万民书,其效用也就越强,某种意义上,如果一个王朝所有的平民都签下万民书,成为运朝基本是个定数,而签下的人越少,成功率也越低。
运朝,代天牧守。
如若连国内臣民之心都收不得,又谈何获得天道的认同?
这也注定,古赵铸造运朝不会是个轻松过程。
过半的十席不约而同表示准备在古赵正式祭天的那一日去凑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