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瞎眼睛。
该方案吞噬速度有点慢,类似于用吸管喝饮料,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吸收完成。
第二种,高速环绕法。
该方案存在一定的风险。
那就是让小黑以0.1倍的光速,环绕织女星运动,再下沉到光球层中,展开疯狂的吞噬。
光球层的平均温度只有1万度左右,水滴晶体完全能扛得住。
但是恒星的表面,存在日冕喷发现象,喷射出的高能粒子流,来自恒星的内部,温度在100万度以上,喷射速度也是极高,一旦水滴5号遭遇日冕喷发,遭到小概率的击中,破坏力也非常巨大。
水滴5号不一定能扛得住。
第三种,引力波剥离法。
也称之为‘太空风暴法’。
该方案略微复杂。
模拟了路过黑洞的恒星,遭到吞噬的场景,然后与之相反,推导模拟出路过恒星的高速黑洞,是如何吃掉恒星。
再又把黑洞加速到0.85C的恐怖程度。
隔着2.3万公里的最大距离,进行旋转操作。
虽然引力波的覆盖范围只有23公里,每次经过只能带动几千亿吨的物质。
刚开始小黑每秒能转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