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之后,府试正式开考。
府试一共有三场,第一场最为重要,考基础知识经义。
经义都默写不对说明基本功不够扎实,剩下的两场也不用再考,第一场落榜的人只能黯然离场。
第一场考试语卿考了第一名。
那些同窗们看他的眼神很是复杂,因为妒忌心理作祟,大家都不愿搭理她。
语卿毫不在乎,有寒山陪着她说话就行了,在寒山面前不用掩饰,轻松惬意它不香吗?
第二场考杂文,语卿只有一年不到的功底,辞章不够出众,未能拔得头筹。
许多同窗很是解意,这家伙也不是样样出色嘛。
第三场考策论,也就是政见时务。
讲真,一群闷头苦读的年轻书生,不事生产,不通民生,对政见时务能有多少有用见解?
大多数考卷都是先上半篇歌功颂德的华丽辞藻,再泛泛而谈自己的见解,挤掉水份,里面的干货没几句。
语卿就不同了,她以前高考写议论文必须得来些见地才能拿高分,所以这场考试对她有利。
当阅卷官看到她那篇用词简单明确,条理清晰,还有几分见地的策论时,难免眼前一亮,大笔一挥,定了她第三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