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就会趋同。
……
站在二十一世纪时代视角,会第一时间把卫铿的这种行动和极端教义标签联系起来,进而不看好卫铿这种癫狂的行动。
但是,卫铿是二十六世纪的人。根据二十六世纪后的世界观,卫铿恰恰符合实事求是!
历史必须考虑当事人面对的情况。
举个二十一世纪人们都知道的历史例子:“李d,博古”的路线错误。但当时为什么固执地走这条错路呢?
二十一世纪世人所知晓的‘农村包围城市’,是历史成功后,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
在没有成功前,农村路线在当时最能勾起的“标签印象”是什么呢?
答案是“神拳助,灭洋妖”。当时西方对东方农民反帝的印象,等同于二十一世纪东方人看着西亜人民反帝斗争。
发达地区在观察落后地区奋斗过程中,很容易陷入傲慢的怪圈,任何不符合自己习惯的事情都吹毛求疵。
由于极度缺乏先进指导思想,西方给“拳乱”的标签就是野蛮、愚昧。而这种固有标签概念,甚至四十年后都在影响民、国知识分子。
这些老旧知识分子们认为:那就是一群‘被洋枪大炮变成笑话的泥腿子’,凭什么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