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有个七八十里。从位置来说,它已经偏的不能再偏了!一般这样的村子,形容起来就是几个词儿,偏僻、贫穷、困苦。
可坳子村不一样,相当的不一样!整个坳子村的建筑,都建在一块平整的平地上。所有村民,住的都是统一建造、规格一致、呈明瓦亮的砖瓦大院。房顶上还都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热水器。许多住家户门口,还停着簇新的汽车。打眼看去,绝对比镇上还要板正!
能将一个穷乡僻壤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坳子村的村长李年寿功不可没!以前的坳子村,那就是贫苦的代名词儿!村里头有许多已经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还是光着腚到处乱窜!没办法,穷啊!家里连条裤子都买不起!
李年寿二十八岁时,从坑道部队复原。立过两次功的他,原本可以留在城市,并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可他放弃一切,毅然回到了坳子村。复原当年,他就被村里人选为了村长。
见过世面的李年寿,不满足于土里刨食,带领全村人靠水吃水,依仗距离村子只有两三里地的南河,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十多年过去了,偏僻没有阻挡村子的发展,坳子村成了县里有名的富裕村。
李年寿靠着树坐着个马扎,手里提溜着一根竹竿做成的简易鱼竿,正在南河边儿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