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用”、“通货”为本,以“游业”、“巧饰”、“鬻奇”为末。”
“学生以为,不应有轻重之分,农工商并举,均为国家开财之源。”
“武帝时,桑弘羊曰:富国何必用本农。太史公又曰: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又道:上则富国,下则富家。是以,治理国家应开本末之途,不可一昧依靠农业。”
张白一番清论,当场震住了全场,他所持的观点其实并不新鲜,举例也是常用的,就是以桑弘羊为一派的农工商并举的经济路线。但问题是这些话来自一名十五岁少年之口,实在是令人震惊。
此时蜀国的经济政策大多出自刘巴,就是他提议筑造直百大钱,为的是让新入主益州的刘备集团摆脱经济危机。他也知道,这样做会引起物价上涨,民财被国家劫掠的状况。
可在当时经济学根本不存在,刘巴懂的这些,其他人大都不懂,而对于通货膨胀和货币价值等理论,更是不可能有人明白。
所以刘巴是其中最惊讶的,他没想到士族子弟中,有人小小年纪,竟懂得这么多。
杜琼却不肯放过,又嘲笑地问道:“那么,你怂恿诸葛公子等人,开矿鬻钱,难道是为了践行桑弘羊农工商并举的主张吗?”
“正是!”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