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婉在边上听了一会,一杆□□少说要三四十,这在七十年代末可不是一笔小数,要知道她回申城后头三年工资都是雷打不动的一个月十八,而刚刚在文具店那边,一张能折起来可以裁成32开的大白纸只要四分钱。
二楼就更热闹了,并且大多数是女性顾客,卖的是布料、毛线也有成品衣服和一些针织品,还有个卖钟表的柜台。
大多布料都是纯色的,也就蓝绿黑红比较多,没有什么花色可言。
唐青婉可记得现在的申城的百货大楼里已经开始争奇斗艳了,特别还有一些华侨商店、友谊商店在边上刺激着。
药材,特别是贵细珍品,需要的人群很少,但是衣服布料不一样,这年月老百姓慢慢能填饱肚子了,也会在过年过节扯点布料买件衣服什么的,相亲的、结婚的买得就更多了。
这从百货大楼买东西现在还需要票,家在山村根本分不到票,但是石泉生经常从外面带回来衣服、鞋袜等,应该是有门路。
唐青婉心里隐隐有个想法,便在成衣店多停留了一会,在山里的那几年,她很少下山,更不要说到城镇上买东西,也就不太清楚这一带的物价了。
石泉生以为她想买衣服,便也跟着打量起来,唐青婉和甜甜的衣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