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釉,还不错啊。窑变其实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就有出现了。不过那个时候,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祥,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觐奉皇宫的瓷器若是窑变,还可能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后来,到了明朝晚期,随着人们对窑变釉认识的深入,窑变的缺陷美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窑火给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后反而让人回味无穷,成了出彩的地方。甚至到了清代,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时期,窑变已被视为一种祥瑞,甚至作为著名色釉而专门生产了。”
李维江的古董知识还是让陈博不禁侧目,在这方面,李维江也不愧为运城的大古董商。
可陈博哪里知道,李维江如此介绍地这么详细,他是在唐糖面前展示自己的博学。
这对一些小姑娘的杀伤力可是很大的。
李维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说到兴致起,他继续介绍道:“我这件窑变的香炉,便是你说的豇豆红、苹果绿之外的另一种:娃娃面。它白里透红,还伴着淡淡的绿意。整个釉面流淌自然,看得出,火工的恰到好处。要知道,近年来,窑变釉在市场上的价格逐年上涨,我这个香炉你别看这么精致小巧,估摸着价格已经超过百万了。”
李维江不是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