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不错,我就说再试试,好运说不定还在我身上呢。”
说话的同时,陈博已经将王士禛的手稿拿出来了,那本书小心翼翼的放在茶几上,然后就是吕文良的鉴赏时间了。
要知道,王士禛留下的手迹可是极少的,如果这手稿是真的话,它能填补收藏界的一大空白,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而凭借着这个宝贝,陈博的名字也将如惊雷崛起。
在收藏界里面打滚厮混,讲究一个名气。名气从哪里来的呢,自然就是曾经捡漏得到过大开门的物件,或者鉴定过一些稀世孤品。
像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他在九二年的时候,曾经花了五千元RMB买了一个清乾隆年间的珐琅鼻烟壶,那东西没隔多久拿到香江拍卖,以6万元的港币成交。
虽然卖出的价格并不很高,但是凭的这份眼力,就使他在国内的收藏界名声大震。
无独有偶,国内的大书法家,收藏界的北斗人物启功先生,经他亲手鉴定的古玩不计其数,他则是以其专业的鉴赏水平名扬海内外。
手稿是陈博淘来的,如果真的这手稿是宝贝,一万块买来大开门的物件,陈博这个古玩圈的小角色必然名声大噪,这也是一定的。
对于志在这行发展的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