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呢!
十里沟又是青壮年全出,有独轮车的推着独轮车,有板车的,拉着板车,有牛车的赶着牛车。啥都没有的,就靠肩挑手扛,这可是救命的粮食,再累再远也要背回来!
村里那几户没有青壮年劳动力的,到老村长那儿一说。整个村就老村长和林家有牲口,两家一合计,这几家的粮食就放在他们的车上,一并给领回来了!
领粮不积极,思想有问题!十里沟人天还没亮,就在老村长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朝着县城而去。
十里沟到县城的距离,比去仁安镇远上近一倍,走了整整一天,才抵达宝清县。
宝清县外聚集了数不清的百姓,大多数都像十里沟一样,从下面的乡镇村子赶过来的,黑压压的一大片。
他们都有一个特点——瘦骨如柴,走路都打晃。跟他们一比,十里沟人无论是外貌,还是精神面貌,都显得很突兀。这群人,虽然穿着破旧的衣衫,但都干净整洁,补丁都缝得平平整整,虽然也不胖,但跟其他人比起来,足以用强壮来形容了。
更惹人注目的是,他们的队伍中,居然还有活的牲口拉车——别的地方几乎寸草不生,人都没有水喝了,还怎么养得起牲口?饥饿干渴来临之时,这些牲口只能成为主人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