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是结婚和订婚,牌子上写着新人的名字。全国很多地方的婚宴在午饭举行,但沪市人的婚宴摆在晚上。
结婚的那些牌子,标明了宴会的场地。陈文和苏浅浅的订婚,仅仅是一个小范围仪式,家里人以及苏家亲戚被告知了包间号,不需要写在牌子上。
第二类是单位团建,1993年,不论是公家还是企业,搞团建吃吃喝喝还是挺光明正大的,直接把单位名称都写在牌子上,某厅某局某公司,标注了宴会厅和包间的名称。
第三类是私人聚会,这种情况比较少,但也存在。大门口摆了二十几个牌子,这类也有两个。一个是某部队退伍老兵聚会,一个是某大学的校友聚餐。
90年代初期,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不可能用微信群、定位什么的来联络,就连大哥大都是极少数人的工具,来饭店吃饭必须依靠大门口的这些牌子做指南。
七口人站在门口,找到陈文和苏浅浅的牌子,喜气洋洋地端详着。
苏浅浅挽着陈文的胳膊,美人一脸的幸福。
陈文也觉得很开心,找到了结婚成家的感觉。想象着将来娶苏浅浅的时候,场面一定要搞得更大更奢华。
谢友芳昨天下定金的时候,出钱委托酒店找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