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显出来,这感觉就像一个刚失恋的人去参加别人婚礼一样,啥滋味?
陈国刚不想在这方面刺激陈戒,所以不仅儿子的生日从来不提,就连自己的生日也从来不过,当然,陈国刚那代人也没过生日的习惯。正是因为陈国刚的处处谨慎,才勉强把原生家庭对陈戒的负面影响控制在了最小范围。
在陈国刚那个年代,接触过“原生家庭”概念的人就像当时的大学生数量一样稀缺。而陈国刚恰巧两样都占了。
他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上学期间又特别喜欢泡图书馆,正所谓天天围着锅台转,总有吃到肉的一天,当时国外已经开始研究原生家庭的问题,而他无意间又正好翻到了一些研究报告,这个问题虽和他的专业无关,但也引发了他浓厚的兴趣,随着了解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当时他就预见,随着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的瓦解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新的社会形态肯定会和西方逐渐接轨,到时候原生家庭的问题肯定也会突显出来。
没想到,这个问题首先就落在了他自己的三口之家里,可是因为他事先有了思想准备,所以整个处理过程都能尽量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正所谓三岁看老,陈国刚做为父亲总还是不希望陈戒因为童年时期的不幸而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