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没有信仰的时候,可以不讲对错,只讲利益。
还好,此时的陈戒也在学习传统文化,忠恕之道的渗透化解了他对人类的厌恶,让他没有走向愤世嫉俗,但他的着重点因为前面这些铺垫,基本放在了直谏之道上。
一系列的第一次,一系列的经验,让他感受到了现代社会忠恕之道的无力。在这个功利浮躁的社会,对于讲求利益的成年人,对于灵性尚未觉醒的人,只有惩罚远大于违法成本的时候,畏惧才会真正发生。
正因为那些鲜活的例子,陈戒的直才有了成长的土壤。
可那毕竟都是别人的故事,不像那些遭受挫折涅槃重生后依旧热爱生活的人,陈戒因为行事低调,预防工作到位,一路走来倒也没吃什么大亏,所以他对世界的爱还处于朴素阶段,他总还是希望世界能变得更加美好的。
陈国刚呢?
他的童年在农村度过,周围都是一帮日升而起日落而息的朴实农民,没有网络,消息闭塞,说得夸张点,要不是解放军进村土改,估计还要问一句大清现在是哪个皇帝。
直到陈国刚考上大学,村里才刚刚普及了收音机,听上一段梆子戏在当时就算最惬意的消遣了。
村里人千百年来秉承着老祖宗的道德观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