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市场。
几大巨头似乎都刻意低调,片单发布不再是标配,即便是发布片单,也数量骤减。
上影节开幕前夜,华谊兄弟提前入场。在华谊兄弟电影之夜上,带来8部电影,但除让人眼前一亮的《初吻》外,其余电影已经在之前多次曝光,有的定档有的开机。
除了万达和乐视外,其余公司在上影节的片单并不亮眼。光线和阿里两位大玩家甚至都没有选择在上影节公布片单。
再加上博纳影业仅仅公布了下半年上映的3部电影,似乎告诉所有人:我们选择低调!
电影节期间有超过200部影片亮相,但大多都只存在于PPT当中,最终也没被拍出来。不少业内人士承认,片单某种程度上是公司为估值和吸引关注度的无奈之举,真正能够在市场中成功转换的少之又少。
片单极度浓缩,绝大多数公司的片单都压缩到了个位数,其中不乏就单个项目举行发布会的情况。在现有公布的片单当中,万达虽然片单数量最多,但有7部电影在去年的片单中就已经出现过。
一方面从实际操作来看,有一说一的发片,不会出现去年片单大面积流产的情况。另一方面许多公司对片单避而不谈,也能看出他们对国产电影市场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