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医生这一崇高理想的美好,也让人见识到医院里权力的尔虞我诈。
甚至已经能见到在后来《麻醉风暴》和《我们与恶的距离》的那些掷地有声的追问。
没有人是真正在替这个环境著想,媒体拼命报导不是为了正义,只是为了要制造新闻,而那些想改革的人,却都不是在位置上的人,在位置上的那些只想着如何在这件事情中自保,同时利用这次机会清除异己。
你们都希望他死,大家都希望他死,但是民主法治是用来讨好人民,讨好媒体的吗?
不难发现,其实突破都在打破偶像剧多年在医疗、司法和爱情等题材营造的一片美好的愿景。尽管爱情题材仍然占据最大的份额,这些宁可冒险也要跳脱出虚幻爱情的创新剧和求新求变的创作者们的努力。
没有这个时期的他们,很可能就不会有台湾偶像剧的下一次复兴。在这一时期除爆款众多的繁荣景象,戏外演员间的竞争,也是媒体和观众乐此不疲的谈资。
一年一度的金钟奖作为唯一权威的颁奖礼,每年奖项归属总会掀起一轮骂战。
《流星花园》拿下唯一的大奖最佳导演奖后,偶像剧用了8年才在金钟奖的大奖里占据一席之地。
08年林依晨VS陈乔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