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会的用意。忍不住在杜宝珠脸颊上捏了捏:“就你这丫头鬼主意多。”
等到宴会正式开始,周氏留心扫了一眼众位宾客,发现竟然有七成人穿了文袍。因为在座都是不缺钱的贵族妇人,文袍都是定制的,并没有出现两人穿了样式的情况。
反而是那些没有穿文袍的贵妇,坐在穿了文袍的人群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就连气势都弱了几分。
户部郎中的夫人苏氏便是没穿文袍的一员。
她仗着自己青春少艾,刻意挑了一件坦胸带织金披帛的十八幅长裙。本想艳压群芳,谁知坐在一众端庄文雅的夫人间,不像来品茗的贵妇,反倒像席间为诸位夫人献舞的舞姬。
气得她连入社的事都忘了,席未过半便匆匆告辞。
其他夫人没有苏氏这般反应激烈,不过穿了文袍的还是忍不住暗自庆幸自己追逐风尚买了一套文袍,没穿文袍的则后悔自己脑子犯轴,为何不穿文袍赴宴。
等到品茗会结束,许多夫人连府都没回,便直接奔向了迢迢工作室。
经此一役,文袍的风潮再次被推向高处,成了京都女子探亲访友时最正式的打扮。金粉社趁机推出了几款与文袍相配的妆容发誓,让自己京中潮流风向标的地位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