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然后考虑是不是入手。
各个航空公司何止是老鸟,一个个的插上毛就能直接送去花果山当猴精了,就算新款飞机再好,也必须等一阵看看成色再说。
这就需要航空制造商投入漫长的时间和经历进行攻关和推销,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
不说别的,空客当年为了推销A300客机可是足足熬了十多年,差点儿把整个空中客车公司给拖垮了,好在背后有整个欧共体输血,这才咬着牙坚持下来。
中国腾飞背后的国内有欧共体雄厚的财力嘛?
显然没有,非但没有,由于经济刚刚起色,骤然增多的投资反而导致财力有些捉襟见肘,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像当年的欧共体一样,倾全力帮助中国腾飞熬过漫长的煎熬期。
更何况就算国内倾其所有帮助中国腾飞输血,FB—2000就有未来?
欧美适航证这座大山就摆在那儿呢,突破不了就等于说FB—2000根本就没有海外市场,失去海外市场的支撑,光靠并没有发展起来的国内市场根本就养活不了这么复杂的大家伙。
航空公司的集体观望,加上狭小的市场,FB—2000最终命运注定与俄国的图—204一样,除了留下一个让人顿生民族自豪感的倩